阅读 | Book

植物的战斗

作者是:汪诘 科学有故事团队 豆瓣 书中的很多桥段都很熟悉,让人不禁怀疑有多少文字是作者团队手写的。

Outline #

  • 第一章 它们不是植物,却选择当一株植物 /001
    • 第一节 蓝细菌:最佳合伙人/003
    • 第二节 地衣,抢滩登陆的先锋/013
    • 第三节 海带,不是只有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022
    • 第四节 珊瑚,遭殃的建设者/032
  • 第二章 它们全吃肉,它们都有毒 /043
    • 第一节 有毒植物,也不容易/045
    • 第二节 食虫植物,植物学习吃肉的历史/055
    • 第三节 爬藤植物,为攻城略地而生/064
    • 第四节 榕树,热带雨林里的独立王国/076
    • 第五节 根瘤,豆科植物的绝地反击/087
  • 第三章 生存大挑战下的最终赢家 /097
    • 第一节 苔藓,逆袭的胜利/099
    • 第二节 走出非洲,景天科植物大迁徙/109
    • 第三节 桉树,驯服考拉很容易/118
    • 第四节 菟丝子,剑走偏锋的魔教杀手/127
    • 第五节 兰花,把昆虫玩弄于股掌之间/137
  • 第四章 改变自己,顺带着改变了世界 /147
    • 第一节 辣椒,鸟类专享果实/149
    • 第二节 胡椒与薄荷,调味品的革命/160
    • 第三节 棉花与桑树,人类不再寒冷/171
    • 第四节 咖啡与茶,神秘远方的馈赠/181
    • 第五节 罂粟,人类与毒品的故事/192
    • 第六节 巧克力:为人类贡献苦涩/201
  • 第五章 植物与人类,到底谁征服了谁 /213
    • 第一节 小麦,真的驯化了人类?/215
    • 第二节 甘蔗,甜蜜的血泪史/227
    • 第三节 番茄,美杜莎的诱惑/238
    • 第四节 玉米,为何我是末日作物/248
    • 第五节 蔷薇,花开两朵,各表一枝/259
  • 第六章 意外的启发 /0269
    • 第一节 植物胶水,开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明/271
    • 第二节 植物染料,世界变得五彩斑斓/281
    • 第三节 拟南芥:我能用来做实验/293
  • 是结局也是开始,植物将走向何方/304
  • 后记/316

Highlights #

第一章 它们不是植物,却选择当一株植物

...

小亮老师的博物课:不可思议的花草树木

豆瓣链接

Outline #

  • 导言
  • 脐橙为什么有肚脐
  • 蛇果是蛇爱吃的果子吗?
  • 向日葵晚上会跟着月亮转吗?
  • 冬瓜、西瓜、南瓜,有北瓜吗?
  • 种西瓜籽会不会长出新西瓜呢?
  • 我们可以摘野花吗?
  • 植物可以吃掉虫子吗?
  • 无花果到底有没有花呢?
  • 有靠空气就能活的植物吗?
  • 难道雨林也有仙人掌吗?

控糖革命

豆瓣链接

确实有点冗长了,另外代糖引起胰岛素分泌这个存疑,作者说的语焉不详。(别抛开剂量谈毒性

问了一下 Claude,同时搜索了一下,大致认同下面的结论,真没必要妖魔化代糖。

关于代糖与胰岛素分泌的关系,我们需要分析不同类型的代糖:

  1. 天然代糖(如甜菊糖、赤藓糖醇)
  • 这些天然代糖通常不会明显刺激胰岛素分泌
  • 对血糖影响较小,不会像糖类那样引起急剧的胰岛素反应
  1. 人工合成代糖(如阿斯帕甜)
  • 大多数不会直接刺激胰岛素分泌
  • 不被人体完全吸收,对代谢影响较小
  1. 糖醇类代糖(如木糖醇)
  • 可能轻微刺激胰岛素分泌
  • 吸收过程较慢,对血糖影响相对温和
  1. 甜味剂(如糖精)
  • 基本不会引起胰岛素分泌
  • 不被人体代谢

总的来说,大部分代糖对胰岛素分泌影响很小,但个人差异还是存在的。

以下总结转自微信读书评论区:

这本书写得比较啰嗦,有大量案例,要讲的东西其实很简单,总结一下: 碳水化合物=淀粉+纤维+糖类(葡萄糖、果糖、蔗糖),其中

  1. 淀粉:植物通过酶把葡萄糖聚集生成淀粉,淀粉又可以通过酶的作用分解成葡萄糖。淀粉主要存在于植物块根和种子中。
  2. 纤维:纤维主要存在于植物的茎、叶和花中。纤维不能重新变回葡萄糖,它还会减缓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
  3. 糖:其中葡萄糖为身体提供燃料但也并非越多越好,而果糖和蔗糖则会完全成为负担(如脂肪、糖化、炎症及众多疾病)。 葡萄糖峰值能被动态血糖检测仪检测到,但果糖不能。且众所周知后者的害处比前者多很多,这里不赘述。

我们能做的:

  1. 改变吃饭顺序,先吃纤维,然后吃蛋白质和脂肪,最后吃淀粉和糖类。因为纤维可以减缓之后食物被分解和吸收的速度,使我们的血糖曲线平稳化。
  2. 逐渐减少淀粉类零食和甜食的摄入量。
  3. 停止计算热量,而是关注食物种类。健康和减肥主要取决于我们的身体所吸收的物质种类,而不是我们所食用的食物热量。
  4. 避免早餐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它会造成葡萄糖峰值,峰值越高下降幅度越大,越饿,且让人疲惫不堪。
  5. 不要喝果汁(水果去除纤维后就是糖),而应该吃水果。
  6. 不要喝脱脂酸奶。很多不含脂肪的加工类食物实际含有大量的蔗糖,这些果糖将最终转换为脂肪。
  7. 最好选择浆果、柑橘类水果或者又小又酸的苹果。热带水果和葡萄含糖太高。
  8. 糖没有好坏之分,不管它来自哪种植物。
  9. 不要因为是人工甜味剂就随便吃。对葡萄糖没有副作用的甜味剂有阿洛酮糖、罗汉果、甜叶菊、赤藓糖醇。要避免阿斯巴甜、麦芽糖醇、三氯蔗糖、木糖醇、安塞蜜。
  10. 实在想吃甜食应该放在饭后。
  11. 餐前或餐中可以加点醋。但注意,它能调节葡萄糖峰值,但不是消除。
  12. 餐后运动,如散步20分钟。
  13. 学会看配料表(原料通常是降序排列的),如果糖在前五位那就说明有很多糖。

有趣得让人睡不着的植物

豆瓣链接 还行,内容有点过于浅显了,可能是面向对象的问题。

关于作者稻垣荣洋:1968年生于日本静冈县,静冈大学农学部教授,农学博士、植物学者。现任职于日本农林水产省、静冈县农林技术研究所。在进行农业研究的同时,撰写有杂草、昆虫等与身边生物相关的著作,并发表相关演讲。主要著作有《身边杂草的愉快生存法》《身边蔬菜观察记》《身边昆虫的华丽生存法》《弱者的战略》《植物不可思议的生活方式》《身边花朵的不为人知的生态》等。

Outline #

  • 自序
  • Part1 了不起的植物
    • 大树究竟可以长到多大呢? 003
    • 植物的达•芬奇密码 007
    • 鲜花占卜的必胜法 013
    • 花儿究竟是为谁开 019
    • 蝴蝶为什么会停在菜叶上? 025
    • 花朵的初恋物语 029
    • 三角龙的衰退和植物的进化 033
    • 苹果的蒂在哪里? 039
    • 日本蒲公英 VS 西洋蒲公英 045
    • 印盒上的双叶葵 050
    • 红叶为什么会变红? 054
    • 让人着迷的植物毒素 062
    • 松树为什么有着美好的寓意? 066
  • Part2 有趣的植物学
    • 不发芽的原因是什么 075
    • 竹子究竟是树还是草呢? 079
    • 简笔画胡萝卜的画法 084
    • 先有树还是先有草? 089
    • 萝卜腿竟然是一种夸奖! 093
    • 植物不能动的原因 098
    • 植物为什么是绿色的? 102
    • 植物的血型是什么? 106
    • 樱花运动服上的樱花是什么品种? 110
    • 种子的秘密 114
    • 孟德尔的遗传学说 122
    • 彩色玉米之谜 126
  • Part3 开始读就停不下来的植物故事
    • 红灯笼是成熟的果实! 135
    • 草原物语 139
    • 厨房里的植物学 147
    • 萝卜苗长大了会变成什么呢? 153
    • 为什么香蕉没有种子呢? 157
    • 狗尾巴草是一种高性能植物 161
    • 小偷包袱皮上的藤蔓花纹 169
    • 雄树和雌树 175
    • 法隆寺的柱子还活着? 179
    • 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植物纤维 188
    • 植物的行星——地球 191
  • 后记 195

夜晚的潜水艇

从作品里看到了恣意的想象力,和辛辣的讽刺,前者应该比后者占比更大一点,前几年很多人推荐,找来了没开始看,最近换了新设备,偶然开始,便沉沦进想象深海中的潜水艇内,四处遨游。

Outline #

夜晚的潜水艇
竹峰寺
传彩笔
裁云记
酿酒师
《红楼梦》弥撒
李茵的湖
尺 波
音乐家

Remark #

冰岛的东部是全岛人烟最稀少的区域,大段大段的峡湾公路,除此之外近乎什么也没有。我那天白天玩的太放松,等最后上路已经是傍晚,酒店又在岛的深处,估摸起来要开到酒店已经很晚了。黑暗中在无人区开车是很危险的,心里有些紧张。

开过野车的人都知道,地图上看起来的路和你实际上眼前的路是两码事。不是地图不精确——冰岛的基础设施建设极佳——而是人无法单纯靠地图想象大自然。我在地图上看绕过最后一个峡湾之后就只剩下一段山里的直路,心里松了口气。但开上这段路之后,海拔越来越高,天色越来越暗,没有路灯,信号时有时无,环顾四周,一切都变得陌生起来。这是在哪儿?我是在哪儿?

因为很快就开进了山雾里。一旦进了雾,地图和方向感就失去了意义。打开雾灯也只能看到前后几米的路面,其余的部份像是显卡过热懒得渲染,只有模糊的影子。山是淡漠的,冷的,如果你能想起来经常在各种户外运动服饰广告里出现的那种泛黄的青苔覆盖的岩石,冰岛的山就是那种颜色,在暗夜里和你沉默以对。几天来我已经看惯了这个颜色,但此刻仍然慑服于它的安静和冷。车开的很快,但因为反正是在山里,速度也失去了参照系。这时候并不觉得害怕。事实上,开了一阵子之后,你就会仿佛开始忘记原先的世界的法则。

一旦你心里咯噔一下,对自己说,接受这一刻,现在你是在另一个地方在走一条起点和终点时间和空间都不甚明晰的路,然后一切就都变得合理了起来。

开到一处像是山顶的开阔平地,我把车靠向路边停了下来,下车走了走。其实是不安全的,但正像上面说的,那一刻你并不觉得安全是个严重的事,你甚至不觉得世界是个严重的事。你被清冷的空气包裹着,被雾环绕着,四周是说不上名字的树散落在苔原里。你不太确定此刻为什么还能看得见周围。这隐约的光是极昼的太阳还没落山,是月亮,还是仅仅是车灯在雾中的弥散?又或者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为了让你看到而存在的,只要你放弃对自己的位置的执念和追问,你就自然能看到更多?

呆了一会儿(不确定是多久),我重新坐进车子,一路向前。海拔越来越低,雾也淡了。最后开到了一个岛中心的小湖,湖边是订好的旅店,几间白色的平房院落是目力所及的苍茫天地里仅有的建筑,在群山和湖的怀抱里突兀地坐落着。老板娘还没下班,我和她寒暄了几句,钻进了自己的房间。房间干净到近乎一尘不染,很难理解为什么在与世隔绝的地方可以把旅店维护到如此状态,但这是北欧,几天来也见得惯了。 洗漱完了出来转了转。湖水甚至还映着一些天光。为什么呢,这到底是几点?但不重要,周围还有几个别的客人在低声谈笑,披着毛巾去泡温泉。现实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