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Book

赤裸裸的统计学

  •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5717380/
  • 英文书名 Naked Statistics: Stripping the Dread from the Data
  • 非常通俗的一本读物,统计学在数据/AI时代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读完可以补完一下这部分的常识。当年实在是没有学明白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从认识世界的角度来看,这比微积分有用多了。
  • Outline
    • 引言 我为什么憎恶微积分却偏爱统计学?
      • 关键在于有没有直觉的关于意义的解释
      • 统计学就像是一种高智商武器:正确地使用它能够帮助我们,但错误地使用它也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 第1章 统计学是大数据时代最炙手可热的学问
      • 基尼系数是否是衡量社会分配公平程度最完美的指标?视频网站是如何知道你喜欢的电影类型的?祈祷真的能让病人的术后康复状况改善吗?是什么导致自闭症发病率一直走高?哪些人最有可能成为恐怖分子?
      • 描述性数据——击球率与大学学分
      • 用抽样数据来解决大问题
      • 概率、风险与考试作弊
      • 哪些人最有可能成为恐怖分子?
        • 美剧 犯罪现场调查:回归分析
      • 统计数字背后的谎言与真相
      • 学习统计学的意义
        • 总结大量的数据。做出正确的决定。回答重要的社会问题。认识并运用那些能够改善我们日常做法的模型,卖更多的尿片、抓更多的罪犯……识别作弊者,让作恶者受到法律的审判。评价政策、项目、药品、医疗程序和其他创新的有效性。揪出那些运用相同的统计学手段干坏事的败类。
    • 第2章 描述统计学
      • 你一直想买的一条连衣裙,商场售价为4999元,先降价25%后再提价25%,你能算出这条连衣裙的最终售价是多少吗?
      • 绝对值差异与相对值差异,百分数
      • 百分差与百分比
    • 第3章 统计数字会撒谎
      • 1950年人们的平均时薪是1美元,2012年人们的平均时薪是5美元,你觉得我们的工资水平涨了吗?
      • 马克·吐温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谎言有三种:谎言、该死的谎言,以及统计学”。
    • 第4章 相关性与相关系数
      • 视频网站根本不知道我是谁,但它又是怎么知道我喜欢看人物纪录片而不是电视连续剧、动作片或科幻片的?
      • 相关系数计算公式 $$\frac{cov(X,Y)}{\sigma_X \sigma_Y}$$ $$cov(X,Y)=E( (X-E(X)) (Y-E(Y)))$$
    • 第5章 概率与期望值
      • 买福利彩票,去赌场豪赌、投资股票或期货,哪种方式让你跻身《福布斯》富豪排行榜的可能性更大?
      • 关于保险:承担不起的后果,对于承担得起的可以不用买。
    • 第6章 蒙提•霍尔悖论
      • 在《让我们做个交易》节目中,主持人打开的3号门后面是一头羊,在剩下的1号门和2号门中必定有一扇门后面是汽车,你应该如何选择才能中大奖?
      • 三门问题
    • 第7章 黑天鹅事件
      • 1%的小概率风险如何在2008年成为击垮美国华尔街的“黑天鹅”,并毁了全球金融体系。
      • 2008金融危机
        • 第一,模型构建的概率基础参照的是过去的市场行为,然而金融市场和啤酒盲品会不一样,前者的未来不一定是历史的重复,没有任何的理论证据可以保证1980~2005年间的市场动态是2005年之后市场表现的最佳预测参照物。
        • 第二,即使通过基本数据,我们能够借助VaR准确地预测未来风险,这99%的保证依然存在着失效的危险,因为真正把事情搞砸的正是剩下的1%。
      • 华尔街的数量分析专家们犯了3个最基本的错误
        • 第一,他们混淆了“精确”和“准确”的概念。
        • 第二,他们对基础概率的估算方式是错误的。
        • 第三,公司忽略了“尾部风险”
      • 常见的与概率有关的错误、误解和道德困境
        • 想当然地认为事件之间不存在联系
        • 对两个事件的统计独立一无所知
        • 成群病例的发生
        • 检方谬误
        • 回归平均数(或趋均数回归)
        • 统计性歧视
    • 第8章 数据与偏见
      • 2012年,《科学》杂志刊登了一项惊人的发现:在求偶期多次遭受雌性果蝇冷落的雄性果蝇会“借酒消愁”。那么,这些果蝇是如何一醉方休的?
      • 纵向研究,就是对大量调查对象一生中不同时间点的信息进行收集,比如每两年进行一次采访。对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去求证的因果关系的探索极具价值。
      • 横向研究:在同一时刻收集到的数据
      • 常见的偏见
        • 选择性偏见:样本选择有偏见
        • 发表性偏见:有效果的结果才会得到发表,无效果的结果不会得到发表
        • 记忆性偏见:记忆是不可靠的
        • 幸存者偏见
        • 健康用户偏见:做到xx的人,可能本来就有更好的自控力,相关而不是因果
    • 第9章 中心极限定理
      • 一辆坐满肥胖乘客的抛锚客车停在你家附近的路上,你推断一下,它的目的地是马拉松比赛场地,还是国际香肠节展厅?
      • Central limit theorem: $$\sqrt{n} \frac{\bar{X}_{n}-\mu}{\sigma} \frac{(d)}{n \rightarrow \infty} \mathcal{N}(0,1)$$
    • 第10章 统计推断与假设检验
      • 垃圾邮件过滤、癌症筛查、恐怖分子追捕,我们最不能容忍哪件事情出错,又有哪件事情是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 CZ jbstatistics 相关视频可以参考
    • 第11章 民意测验与误差幅度
      • 民调结果显示,有89%的美国人不相信政府会做正确的事,有46%的美国人认可奥巴马的工作表现。这个结果可以代表美国人的真实想法吗?
      • 当进行一项民意测验或采用别人的民调成果时,我们应该问问自己如下这几个涉及方法论的关键性问题。
        • 这个样本能正确地反映目标群体的真实观点吗?
        • 采访过程中的问题设置能得出对研究课题有用的信息吗?
        • 受访者说的就一定是真的吗?
    • 第12章 回归分析与线性关系
      • 你认为什么样的工作压力更容易使职场人士猝死,是“缺乏控制力和话语权”的工作,还是“权力大,责任也大”的工作?
      • t 分布
    • 第13章 致命的回归错误
      • 世界上3本最有声望的医学期刊上刊登的49篇学术研究论文中有1/3 后来都被推翻了,所以,“尽量不要用你的回归分析研究杀人”。
      • 用回归方程式来分析非线性关系。
      • 相关关系并不等同于因果关系。
      • 因果倒置。
      • 变量遗漏偏差。
      • 高度相关的解释变量(多元共线性)
      • 脱离数据进行推断。
      • 数据矿(变量过多)
      • CZ 这里的反思其实有点像神经网络的不可解释性,不过差别在于神经网络的问题在于解决问题,而回归分析的目的在于解释世界。你没办法给出一个结果说,好的这就解释完成了。
    • 第14章 项目评估与“反现实”
      • 哈佛大学等世界顶尖大学的毕业生进入社会后,其收入往往高于一般大学的毕业生,让他们获得高收入的究竟是常春藤大学的教育优势,还是他们本身就很出色?
      • 不连续分析实验。 实验组和对照组还存在一种设置方式,就是将那些刚好符合介入或治疗条件的对象,以及以毫厘之差错失治疗机会的对象进行比较。
      • 一些常用的实验方法 实现”反现实“
        • 随机控制实验。 成本高昂
        • 自然实验。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随随便便投资几百万美元来运行一个大型随机实验。一个更为经济的替代方案是寻找到一个自然实验,当某个事件自然而然地发生时,恰好营造出一个接近于随机、对照的实验环境。
        • 非对等对照实验。 有些时候研究治疗效果最佳且可行的方式,并非完全随机地分配实验组和对照组。当环境不允许我们进行随机分配的时候,我们当然希望最终的实验组和对照组能够大体相似,不对结论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 “相比起毕业证书上的学校名字,正确认识自己的兴趣、抱负和能力更能成就人的一生”,这其实也间接回答了本章升头所提出的那个问题。
        • 差分类差分实验。 观察原因和结果的一个最佳方式就是放手去做,然后看看会发生什么,因为这就是婴儿和小孩(有时候也包括成年人)认识世界的途径。
        • 不连续分析实验。 实验组和对照组还存在一种设置方式,就是将那些刚好符合介入或治疗条件的对象,以及以毫厘之差错失治疗机会的对象进行比较。
    • 结束语 统计学能够帮忙解决的5个问题
      • 橄榄球的未来在哪里? 橄榄球是否会导致不可逆转的大脑损伤?
      • 是什么导致了自闭症患者数量的激增? 发病潮和诊断潮的叠加?
      • 我们依据什么来奖励优秀的教师和优质的学校?
      • 解决全球贫困的最佳途径是什么?
        • 布基纳法索 极端贫困
        • 提到了[[贫穷的本质]]两位作者在印度和肯尼亚的项目
        • 2010 年,迪弗洛获得了有“小诺贝尔经济学奖”之称的约翰· 贝茨· 克拉克奖,该奖项是由美国经济协会授予的,颁奖对象为在美国大学任教、40 岁以下的学者。在经济圈,尤其是经济学“怪人”圈中,这个奖被看作比诺贝尔经济学奖分量更重的荣誉,因为约翰·贝茨·克拉克奖每两年才颁发一次(但是从迪弗洛获奖的这一年起,颁奖周期改为一年一次)。无论如何,约翰·贝茨·克拉克奖是所有佩戴厚镜片的人心目中的MVP(最有价值球员)。 [[Esther Duflo]]
      • 猜猜你是谁?
    • 致谢
      • 本书是向早前美国诺顿出版公司的一部经典作品—达莱尔·哈夫的《统计数字会撒谎》致敬,这本写于20 世纪50 年代的通俗读物已经创下了惊人的百万册销量。

轻断食

  •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5882638/
  • 相关节目 [[Eat,Fast and Live Longer]]
  • 先看的纪录片,之后翻了一下本书,食谱的部分由于在学校没有自己做饭的条件就扫了一眼跳过,内容非常紧凑,关于轻断食的科学依据目前还不是很充足,身体健康的人可以尝试。我会试着按照书中的建议试验一段时间。即一周五天正常饮食,两天低二两(小于600大卡)

Outline #

  • 作者的话:轻断食的源起
    • 间歇式断食(intermittent fasting)
    • “断食”:老观念,新做法 断食,对许多人来说,当然与信仰有关。基督宗教的四旬期、犹太教的赎罪日、伊斯兰教的斋戒月只是几个广为人知的例子。希腊东正教鼓励教徒一年断食180天,锡卡的圣尼古拉(SaintNikolai of Zicha)说:“暴饮暴食令人阴郁又恐惧,但断食令人喜悦且勇敢。”佛教僧侣则在阴历的初一、十五断食。
    • 麦克尔•莫斯利的动机:男性的观点
    • 咪咪•史宾赛的动机:女性的观点
    • 轻断食:引爆瘦身革命
  • 第一章 轻断食的科学
    • 轻断食的研究初衷
      • 断食与毒物兴奋效应:蔬菜对身体的益处来自少量毒素?
      • 断食对身体的积极影响:许多初步证据显示,定期短暂的断食会引发身体长期的变化,有助于防范老化和疾病。
      • 断食与长寿 IGF-1(类胰岛素一号生长因子)的激素
      • 断食与基因修复
        • 除了降低体内的IGF-1浓度,断食也能够启动不少修复基因。目前原因不明,但从进化的角度推测,原因可能是:只要我们有充足的食物,身体优先考虑的就是追求身体成长、性爱、繁衍后代。大自然对我们没有长期计划。大自然不想将资源浪费在我们的老年。// 这一点在之前看到的书中也有类似观点,营养物质充足与否会切换生理模式,基因的目的就是为了繁衍
    • 轻断食的前身
      • 四天的断食体验
      • 隔日断食(alternate-day fasting, ADF)间歇式断食的另一项重要优点是似乎不会减少肌肉,但一般限制热量的减肥方式则会让肌肉变少。
      • 两日断食:没有社交障碍
    • 轻断食的回报有哪些
      • 定义 你在一星期中选2天摄取500大卡或600大卡,其他5天的饮食不要严重过量,便能稳定减轻体重。
      • 远远不止是瘦
      • 断食可以改善情绪,保护大脑,避免记忆力下降及认知能力变差。
      • 控制糖尿病,降低血糖
      • 远离癌症
    • 开始轻断食:我的个人经历 www.thefastdiet.co.uk
      • 体脂肪
        • 体脂测量的两种方式
          • 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 阻抗分析 体重计是以一种叫作阻抗(impedance)的系统为你测量体脂。它会发出微小的电流通过你的身体,然后测量电阻。肌肉及其他组织的导电性比脂肪高,如此便能估计体脂的比例。
          • DEXA scans (a gold standard for body composition measurements used in the literature based on low dosage X-rays) 7min $45 双能X线吸收仪(DXA,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旧称DEXA)
      • 计算BMI BMI的一个争议点在于肌肉发达的人BMI也会很高。
      • 测量腰围 不论男女,腰围都应该低于身高的一半。大部分人会把腰围低估两英寸(约5厘米),因为他们参考的数据是长裤的腰身。请将软尺放在肚脐上测量腰围,请诚实。
      • 血液检查 空腹血糖 胆固醇 甘油三酯 IGF-1 类胰岛素一号生长因子
      • 颈围是判断你会不会打呼的重要指标。男性颈围超过16.5英寸(约42厘米),女性超过16英寸(约40.6厘米),就属于危险范围。
    • 进行轻断食的最佳方式
      • 益处
        • 减轻体重。
        • 降低IGF-1浓度,表示减少罹患与老化有关的疾病,例如癌症。
        • 启动无数的修复基因,改善代谢,缓解压力。
        • 让胰岛β细胞休息一下,之后,胰岛β细胞为了应对血糖提高而制造胰岛素的效能便会提高。胰岛素敏感度提高,肥胖症、糖尿病、心脏病、认知能力下降、癌症的风险也会下降。
        • 整体说来,可以提升你的心情及身心安适的感觉。这可能是因为大脑提高了神经滋养因子(BDNF)的产量,希望你能心情飞扬,让断食容易达成。
  • 第二章 轻断食的做法
    • 吃什么,吃多少,如何开始
      • 关注食物的升糖指数 (((92QmzUqcg)))
      • 蛋白质怎么吃
    • 将轻断食融入日常生活
    • 坚持轻断食: 找出适合你自己的模式
    • 轻断食的效果 饮食习惯变得健康 心智得到自我改善
    • 女性这样轻断食
    • 男性这样轻断食
    • 顺利执行轻断食的12个秘诀
    • 关于轻断食的一切答疑
    • 轻断食的未来展望
  • 第三章 轻断食饮食计划
    • 轻断食的13个烹饪秘诀
    • 女性的轻断食菜单
    • 男性的轻断食菜单
  • 第四章 实践者的经验分享
    • 读者来函
    • Musmsnet.com的留言
    • 其他邮件
    • 食物热量表
    • 轻断食健康日记
    • 轻断食美食图谱

Highlights #

  • 📌 为什么在用餐的时候看杂志?干吗要边吃边刷微博?既然一天只能吃500大卡,好好关注这些食物下肚的滋味才是合理的做法。 ^534286-21-1222-1279
    • ⏱ 2020-07-12 23:10:42
  • 📌 摄取高脂饮食并在早餐前空腹运动的男士增加的体重远低于饮食相同但在早餐后运动的人。这份研究支持了“在断食状态下进食会令身体燃烧更多脂肪来充当热量”的说法。 ^534286-22-843-919
    • ⏱ 2020-07-12 23:11:46

创世七日谈

  • 篇幅很短,第一次阅读这种圣经解读类作品。提到的一些细节记录如下
  • //圣经的版本非常复杂,中文一般是成书于 1919 年,流传最广的《和合本圣经》。
  • 1535 年,对英文版——尤其是“詹姆斯国王版”——《圣经》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英国学者丁道尔( William Tyndale)因私自翻译圣经而在流亡多年之后终被捉拿归案,并于次年( 1536 年)遭绞死并焚尸。
  • 一个明确的观点倒下了,我不会取笑它;一个不诚实的附会被戳穿,才是笑柄
  • 当然,规则定得太严了其实是逼人违规,因此
  • 后来上帝放宽了要求,比如在申命记( Deuteronomy)的第 12:23 句中先是以“不可吃血,因为血是生命”( eat notthe blood: for the blood is the life)的方式重申了生命不可以吃的“组织纪律”,接着却说了一句“不可将血与肉同吃”( you may not eat the life with the flesh)。// 基督教徒不能吃毛血旺的原因
  • //耶和华称呼的来历,是 YHWH 的音译,还是错误的音译
  • 从这个意义上讲,吃这颗树的果子“必定死”倒是可视为《圣经》中一个深具象征意义的亮点,明确点出了维系宗教须摒弃知识和智慧。

沙丘

作者弗兰克·赫伯特([[Frank Herbert]])花费了6年时间创作了《沙丘》系列小说,却连续被超过20家出版商退稿,1965年首部《沙丘》终于得以出版,当年即获得、也是第一部获得科幻最高“双奖”——雨果奖和星云奖的作品。

每个一生必读的书单上都有《沙丘》,伟大的《沙丘》六部曲中文版初次完整出版!雨果奖、星云奖双奖作品。摘得轨迹杂志“20世纪科幻小说”桂冠。人类每次正视自己的渺小,都是自身的一次巨大进步。《沙丘》系列风靡半个多世纪,催生了《星球大战》、《阿凡达》等经典科幻电影。《沙丘》改编游戏《沙丘魔堡》开创了即时战略游戏,没有《沙丘》就没有《红色警戒》、《魔兽争霸》、《星际争霸》。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我们才知道这个世界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哈勃用望远镜揭开了河外星系的神秘面纱,我们才知道宇宙中还有千亿个银河系。“自由号”发现了黑洞的存在,我们才知道也许宇宙之外还有宇宙,我们只是永恒中一颗微小的沙粒。一切会思考的机器都被摧毁后,宇宙的焦点重回人类之间的争夺。行星厄拉科斯——人类梦寐以求、竞相抢夺的“香料”的产地,在这里上演着权术与背叛、恐惧与仇恨、希望与梦想的太空歌剧。人们常常用另一个名字称呼这颗干旱的星球——沙丘。家破人亡、颠沛流离的少年保罗在这里抗争着他的宿命。在命运面前,他是如此的渺小,却又如此的强大。人类每次正视自己的渺小,都是自身的一次巨大进步。

第一部记录 #

  • 26日中午开始看的,开了一个头,晚上看完 LCK 的比赛,睡了一会,起来便要开始点名了,有种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挥之不去,无论是直播还是释放都不能带来改变。点名后甚至吃起了麦片。便看起这本书,也不知道是看书带来的这种疏离感,还是因为这种疏离感才能看书。熬夜, 加上早上起床后到吃饭前的这段时间看完了第一本。
  • 沙丘很有名,有名到我居然以为很久之前就看过了,当然这个误会几年前就解除。昨天还是前天在推特上看到沙丘的电影预告片,因此开头了这本书。看完觉得一气呵成,英雄史诗,可是史诗这二字总沾上了点未来的阴霾。
  • 看到豆瓣评价,有些非常多人赞同的书评在诋毁这本书,恕我不能认同,当然不同的口味爱好是客观,也是可以理解的。我喜欢的我的,你不喜欢便不喜欢。有人说同样也不喜欢海伯利安,好吧,后者我更加喜欢了。
  • 看了后记其实能把先说和现实连接的更加紧密,生态环境这个层面是很好理解的,更让我着迷的是另一个被讨论的非常多的问题,当你能知道预知自己的未来时,应该如何生活?这个话题在你一生的故事,环形物语都有涉及,关于时间和人生的话题,总是令人着急,线性的现实时间线有太多的无奈,所以我们有平行宇宙,有高维视角。这本书的主题比较令人高兴,没有渲染命运的无法改变,主角需要选择。只是最终我们当然只能看到一个故事,所以宿命究竟是不是宿命是不可知的。
  • 作者没有跟读者开玩笑,一个英雄从小便知道自己可能是英雄,在有了预知能力后如何与既定的道路对抗。虽然我们不知道这种对抗究竟是否是徒劳的。
  • 小说从一开始就让我联想到了冥想,个体是无法全知全能的,如何洞察入微,如何控制自身,这些宗教体验的确令人着迷。
  • 更好的观察自己,控制自己。

电影 #

  • 看电影前我对维纶纽瓦的期待是多于对沙丘的期待的。沙丘虽然名声在外,但我看了第一本后并没有非常喜欢(也是后面基本还没看的原因),这种预见未来/天选之人的桥段可能被太多电影用过导致有点审美疲劳。
  • 看过原著再看电影,导致我之前对沙丘的想象居然完全被覆盖了,甚至在看电影画面的时候产生了这就是我看小说想象的画面这样一种错觉。
  • 配乐实在是轰鸣到我不得不注意,我实在不知道之前看到评论的配乐很好是赞赏还是讽刺。
  • 还有故事的问题,无论是看过还是没看过原著的人(我和朋友),都觉得结束的有点突兀。可能世界太过宏大,需要花一整部电影去铺垫故事。问题是这样沙丘整个系列究竟要拍多少部啊。
  • 可能终究还是我太看重故事情节,而这种异域氛围的渲染对于看过原著的人并没有太大意外。导致整体不是非常喜欢。
  • 导演 [[Denis Villeneuve]]
  • 相关链接

摘录 #

  • 📌 这世上最可怕的时刻,莫过于当你发现自己的父亲也是血肉之躯的普通人时那一刹那的领悟。 ^26859515-5-120336-120377

    • ⏱ 2020-06-26 22:52:52
  • 📌 伟大是一种转瞬即逝的体验,绝不会始终如一。它部分依赖于人类创造神话的想象力。体验伟大的人,必定能感觉到他所身临其中的神话般的光环。他必定会体现出在他自己身上寄托的东西。也必定会有一种强烈的自嘲精神。这使他远离自负。唯有自嘲能让他省察自身。没有这种品质,哪怕是偶尔的伟大也会毁掉一个人。 ^26859515-5-150277-150419

    • ⏱ 2020-06-26 23:19:18
  • 📌 “一个孩子一生中最可怕的时刻,”保罗说,“就是发现他的父母只是普通的人,分享着一种他永远无从参与的爱。它既是一种损失,也是一种领悟,明白世界分为彼此,而我们总是孤身一人。这一顿悟自有其真实性,没有人可以回避。当我父亲提到母亲时,我听出了他对她的爱。我母亲不是叛徒,哥尼。” ^26859515-7-88391-88527

    • ⏱ 2020-06-27 10:03:51
  • 📌 想想所有那些生活阅历,还有随阅历而来的睿智。但是,睿智会冲淡爱,不是吗?而且,它会让仇恨具备新的形态。如果没有深深潜入残忍和善良的深渊,扎进它们的最深处,那么,你怎么知道什么是无情?你应该怕我,母亲,因为我是魁萨茨·哈德拉克。” ^26859515-7-134821-134935

    • ⏱ 2020-06-27 10:38:47
  • 📌 宇航公会的领航员拥有一种有限的预知能力,但他们作出了致命的决定:总是选择畅通无阻的安全航道。而畅通无阻的路途最终只会走向停滞。 ^26859515-7-136909-136972

    • ⏱ 2020-06-27 10:40:49

看影片 Dune 毕。 这是基于 Frank Herbert 1965 年的同名科幻小说改编的系列影片的第一部。 我对 Dune 一直有一种矛盾“情结”: 一方面是因念大学时玩过以之为题材的电脑游戏而有很深的怀旧亲切感, 另一方面则向来不觉得它有跟所享之大名相匹配的科幻水准, 甚至很难称得上科幻——因为“科”的色彩甚至及不上“伪科”或宗教, 倒是很有几分阿西莫夫所说的“新潮流”特点 (问世时间也吻合)。 这部影片 (或小说) 还有一个特点是: 一方面拥有巨型飞船及类似反引力的高超技术, 另一方面却依然像蛮荒时代那样以冷兵器互砍作为战争的主要形态——让我想起影片 Interstellar 播出后 [[Neil deGrasse Tyson]] 的一句调侃:“在星系的另一部分, 在环绕另一颗恒星的另一个行星上, 两个家伙陷入肉搏”。 [[卢昌海]] 2024-02-25 V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