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All Categories  >  Books  >  被讨厌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

  我的评分: 5/5

  • 是说到过去对我们的影响这件事,当时看到了决定论和目的论,令人耳目一新,假期有空便找来全文看了。
  • 本书的书名断句是,被讨厌的/勇气。全书用对话体介绍了阿德勒心理学或者说是哲学。阿德勒与弗洛伊德和荣格是并列的三大心理学家,但我是通过这本书才知道的前者,由此大概可以说,阿德勒的知名度并不高。读毕,这是与我以往经验很不一样的心理学。虽然我对另外两位大师的心理学理论并不十分了解。希望没有谬误。
  • 书的主题是回答人如何得到幸福这个宏大的问题。给人画了一个大饼,任何人都可以得到幸福,而且是从此刻。非常吸引人。书籍的论述有些地方实在很难信服,可能也很难有操作性。但是确实是值得尝试和为之努力。
  • 关于当前的一些热点问题,比如原生家庭之类,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等等,都有可操作性的回答。对如何获得幸福,对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我在读的时候会对比自身境况,有些地方有同感,不禁拍案,有些地方被戳穿,冒出冷汗。认真读这本书的话,肯定不会令你失望。
  • PS:关于底下的 outline,黑字部分基本是摘抄,红字是评论或者总结。
  • 本书的书名断句是,被讨厌的/勇气。全书用对话体介绍了阿德勒心理学或者说是哲学。阿德勒与弗洛伊德和荣格是并列的三大心理学家。书的主题是回答人如何得到幸福这个宏大的问题。给人画了一个大饼,任何人都可以得到幸福,而且是从此刻。非常吸引人。关于当前的一些热点问题,比如原生家庭之类,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等等,都有非常具有可操作性的回答。对如何获得幸福,对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我在读的时候会对比自身境况,有些地方有同感,不禁拍案,有些地方被戳穿,冒出冷汗。认真读这本书的话,肯定不会令你失望。
  • outline
    • 本书的赞誉
    • 推荐序一 勇气的心理学
    • 推荐序二 自我的枷锁和解放
    • 推荐序三 人唯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时,才有勇气
    • 译者序
    • 引言 世界极其简单,人们随时可以获得幸福。借此引入。
    • 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 不为人知的心理学“第三巨头” 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
      • 阿德勒心理学可以说是与希腊哲学一脉相承的思想
    • 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
      • 决定论和目的论
    •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 但是,阿德勒在否定心理创伤学说的时候说了下面这段话:“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 阿德勒说,决定我们自己的不是“经验本身”而是“赋予经验的意义”。请你注意这一点。并不是说遭遇大的灾害或者幼年受到虐待之类的事件对人格形成毫无影响。相反,影响会很大。但关键是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 不仅仅是他,我们大家都是在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这就是目的论。
    • 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
      • 愤怒是可以控制的,人们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利用愤怒达到目的
    • 弗洛伊德说错了
      • 人并不受过去的原因所左右,而是朝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这就是哲人的主张。哲人所倡导的“目的论”是一种彻底颠覆正统心理学中的因果论的思想,
    • 苏格拉底和阿德勒
      • 都是利用对话,让对方自己发现答案
    • 你想“变成别人”吗?
      • 他这么说:“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 无论手上是一副好牌还是烂牌,都要尽力去打好。做自己,接受自己,而不是徒劳去羡慕别人。
    •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的
      • 你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里选择了“不幸”。这既不是因为你生在了不幸的环境中,也不是因为你陷入了不幸的境地中,而是因为你认为“不幸”对你自身而言是一种“善”。
    • 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 某人如何看“世界”,又如何看“自己”,把这些“赋予意义的方式”汇集起来的概念就可以理解为生活方式。从狭义上来讲可以理解为性格:从广义上来说,这个词甚至包含了某人的世界观或人生观。
      • 不,不是你不能改变。人无论在何时也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中都可以改变。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 是的,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 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
      • 阿德勒的目的论是说:“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 这是个总结的小节,梳理了一下基本观点。最后驳斥了“定罪”这个词,因为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此刻的自己,所以总是有补救的机会。只要有勇气。
    •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 为什么讨厌自己?
      • 你为什么讨厌自己呢?为什么只盯着缺点就是不肯去喜欢自己呢?那是因为你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
      • 但是,请你不要忘记,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也会伤害别人。
      • 第二句话简直是醍醐灌顶
    • 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 之所以感觉孤独并不是因为只有你自己一个人,感觉自己被周围的他人、社会和共同体所疏远才会孤独。我们要想体会孤独也需要有他人的存在。也就是说,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会成为“个人”。
      • 因为阿德勒甚至断言“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 将一切烦恼归结为人际关系,确实是一个足够吸引目光的见解。看你怎么解释。
    • 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
      • 自卑感是自我价值判断,而价值的判断是依赖于社会的,比如钻石和法币,接上一节的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只有我一个人觉得有点强词夺理?
    • 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
      • 首先,人是作为一种无力的存在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且,人希望摆脱这种无力状态,继而就有了普遍欲求。阿德勒称其为“追求优越性”。
      • 自卑情结一词原本表示的是一种复杂而反常的心理状态,跟自卑感没有关系。
      • 自卑情结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具体就像“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或者“我因为长得不漂亮所以结不了婚”之类的想法。像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大肆宣扬“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这样的理论,这已经超出了自卑感的范畴,它是一种自卑情结。
      • 区分自卑感与自卑情结,提到了外部因果律
    • 越自负的人越自卑
      • 最健全的姿态应该是想要通过努力和成长去弥补欠缺部分,例如刻苦学习、勤奋练习、努力工作等。
      • 阿德勒明确指出“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
      • 自卑情结与优越情结,本质上是一样的。提到了虚假优越感,夸耀不幸,以不幸为武器
    •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 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己
      • 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那人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也就不可能摆脱不幸。
      • “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的他人”,那就是因为站在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
      • 不从竞争的角度看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找到伙伴。
    • 人际关系中的“权力斗争”与复仇
      • 的确,我们有时候会对社会问题感到愤怒。但是,这并不是突发性的感情,而是合乎逻辑的愤慨。个人的愤怒(私愤)和对社会矛盾或不公平产生的愤怒(公愤)不属于同一种类。个人的愤怒很快就会冷却,而公愤则会长时间地持续。因私愤而流露的发怒只不过是为了让别人屈服的一种工具而己。
      • 也就是“报复父母如果自己出现不良行为、逃学,甚至是割腕,那么父母就会烦恼不己,父母还会惊慌失措、痛不欲生。孩子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才会出现问题行为。孩子并不是受过去原因(家庭环境)的影响,而是为了达到现在的目的(报复父母)。
      • 挑衅引起私愤,进而带来权力之争,和紧随其后的复仇。
    • 承认错误,不代表你失败了
      • 所谓控制怒气是否就是”忍耐“呢?不是的,我们应该学习不使用怒气这种感情的方法,因为怒气终归是为了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和工具。
      • 首先希望你能够理解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发怒是交流的一种形态,而且不使用发怒这种方式也可以交流。我们即使不使用怒气,也可以进行沟通以及取得别人的认同。如果能够从经验中明白这一点,那自然就不会再有怒气产生了。
      • 关于权力之争,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无论认为自己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理由去责难对方。这是很多人都容易陷落进去的人际关系圈套。
      • 只能看到眼前的胜负就会走错道路,我们只有摘掉竞争或胜负之争的眼镜才能够改变完善自己。
      • 不要使用怒气这种交流方式,坚持自己正确即会进入权力之争。不能用自己的正确去责难对方。如果自己错误,那么道歉,退出权力之争。这并不是失败。
    • 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 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
      • 不过,如果从距离和深度这一观点来考虑的话,工作上的人际关系可以说门槛最低。工作上的人际关系因为有着成果这一简单易懂的共通目标,即使有些不投缘也可以合作或者说必须合作;而且,因”工作“这一点结成的关系,在下班或者转行后就又可以变回他人关系。
      • 阿德勒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提出了相当明确的目标:
        1. 自立
        1. 与社会和谐共处
      • 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也有以下两点:
        1. ”我有能力“的意识。
        1. ”我有能力“的意识。
      • 三类人生课题(三大羁绊):(分类依据是人际关系的距离和深度,依次变难)
        1. 工作课题
        1. 交友课题
        1. 爱的课题
    • 浪漫的红线和坚固的锁链
      • 很多人认为朋友越多越好,但果真如此吗?朋友或熟人的数量没有任何价值。这是与爱之主题有关的话题,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关系的距离和深度。
      • 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改变他人的心理学,而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
      • 这一点可以分成两个阶段:一个就是所谓的恋爱关系,而另一个就是与家人的关系,特别是亲子关系。在工作、交友和爱这三大课题中,爱之课题恐怕是最难的课题。
      • 但是,阿德勒不同意束缚对方这一点。如果对方过得幸福,那就能够真诚地去祝福,这就是爱。相互束缚的关系很快就会破裂。
      • 请你这样想,如果在一起感到苦闷或者紧张,那即使是恋爱关系也不能称之为爱。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
      • 另一方面,束缚是想要支配对方的表现,也是一种基于不信任感的想法。与一个不信任自己的人处在同一个空间里,那就根本不可能保持一种自然状态。阿德勒说:”如果想要和谐地生活在一起,那就必须把对方当成平等的人。“
      • 关于友情和爱情的说法令人动容。控制自己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 “人生谎言”教我们学会逃避
      • 这是因为那个人已经下定决心要找机会”结束这种关系“,继而正在搜集结束关系的材料,所以才会那样感觉。对方其实没有任何改变,只是自己的”目的“变了而已。人就是这么任性而自私的生物,一旦产生这种想法,无论怎样都能发现对方的缺点。即使对方是圣人君子一样的人物,也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到对方值得讨厌的理由。正因为如此,世界才随时可能变成危险的所在,人们也就有可能把所有他人都看成”敌人“。
      • 阿德勒把这种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叫作”人生谎言‘。
      • 承认自己任性和自私确实很难,努力对自己诚实吧。人生谎言的概念非常有意思。目的论用在现实生活中确实能有别样的收获。人生大大部分问题果然在阿德勒的框架中都可以归结为勇气问题。
    • 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的心理学”
      • 承上启下的一章,总结了阿德勒心理学是关于勇气的心理学,也提到了接下来将会介绍的具体措施。知道需要勇气确实不足以让我们拿出勇气,是这样的么?毕竟那句话说了这么久:知道这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 后面特别提到了自由。
    • 第三夜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 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
      • 但是,有一个不是我自己的想法,而是从图书馆发现的这么一句话,就是:“货币是被铸造的自由。”它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屮出现的一句话。“被铸造的自由”这种说法是何等的痛快啊!我认为这是一句非常精辟的话,它一语道破了货币的本质。
      • 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
      • 正是人际关系中的认可欲求,剥夺了我们的自由。
    • 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 认可欲求的危险就在这里。人究竟为什么要寻求别人的认可呢?其实,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受赏罚教育的影响。
      • 在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句话:“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你就活在自己的人生中。要说为谁活着,那当然是为你自己。假如你不为自己而活的话,那谁会为你而活呢?我们最终还是为自己活着。没理由不可以这样想。
      • 认可欲求的危险在于,如果没人看着你可能就不会做了。
    •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某人的开玩笑)
      • 某个国家有这么一句谚语: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阿德勒心理学中的心理咨询辅导以及对别人的一切援助都遵循这个要求。倘若无视本人的意愿而强迫其“改变”,那结果只会是日后产生更加强烈的反作用。
      • 我们不去追求认可欲求,也不支配其他人。因为这是别人的人生课题。
    • 那使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
      • 信任这一行为也需要进行课题分离。信任别人,这是你的课题。但是,如何对待你的信任,那就是对方的课题了。如果不分清界限而是把自己的希望强加给别人的话,那就变成粗暴的“干涉”了。(我喜欢你是我的课题,你是否喜欢我是你的课题)
      • 但请你这样想,干涉甚至担负起别人的课题这会让自己的人生沉重而痛苦。如果你正在为自己的人生而苦恼——这种苦恼源于人际关系——那首先请弄清楚“这不是自己的课题”这一界限;然后,请丢开别人的课题。这是减轻人生负担,使其变得简单的第一步。
      • 干涉别人的人生课题是给自己增加负担。也不见得是对对方好。
    • 放下别人的课题,烦恼轻轻飞走
      • 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 首先要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地划清界限。而且,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有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
    • 砍断“格尔迪奥斯绳结”
      • 例如,读书的时候如果离得太近就会什么都看不见。同样,要想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距离太近,贴在一起,那就无法与对方正面对话。(哇,和我之前同某说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 你刚才说课题分离是肆意践踏对方好意。这其实是一种受“回报”思想束缚的想法。也就是说,如果对方为自己做了什么一一即使那不是自己所期望的事情——自己也必须给予报答。这其实并非是不辜负好意,而仅仅是受回报思想的束缚 (我已经在自己身上感受到这种回报思想了,和很多人都聊过这种,就是对一个人太好,自然就会期望ta能用同样的方式回报自己)
      • 哲人刚开始谈到的“课题分离”的内容太具冲击性。的确,当认为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的时候,课题分离的确有用。只要拥有这个观点,世界就会变得简单。但是,这只是一种冷冰冰的说教,根本感觉不到一丝人性的温暖
    • 对认可的追求,扼杀了自由
      • 的确,按照别人的期待生活会比较轻松,因为那是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了别人,比如走在父母铺好的轨道上
      • 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
      • 人生谎言
    •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 不想被别人讨厌,这对人而言是非常自然的欲望和冲动。近代哲学巨人康德把这种欲望称作“倾向性”。
      • 是的,也就是本能性的欲望、冲动性的欲望。那么,按照这种“倾向性”,也就是按照欲望或冲动去生活、像自斜坡上滚下来的石头一样生活,这是不是“自由”呢?绝对不是!这种生活方式只是欲望和冲动的奴隶。真正的自由是一种把滚落下来的自己从下面向上推的态度。
      • 就像我前面反复提到的那样,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也就是说,我们都在追求从人际关系中解放出来的自由。但是,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之类的事情根本不可能。想到这里自然就能明白何谓自由了吧。
      • 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 因为一切烦恼都是来自人际关系,自由便是从人际关系中解放。被别人讨厌是自由存在的证据。当然不是意味着追求被所有人讨厌。而是不害怕被别人讨厌,即使那是你的父母。
    • 人际关系“王牌”,握在你自己手里
      • 总之,把改变自己当成操纵他人的手段是一种极其错误的想法。(所以在求偶过程中,改变自己,是不是也是一种错误的做法?不是为了求偶而改变自己,而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
    • 第四夜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 个体心理学和整体论
      • 那么具体来讲,什么不可以分割呢?阿德勒反对把精神和身体、理性和感情以及意识和无意识等分开考虑的一切二元论的价值观。
      • 当然,心灵和身体是不一样的存在,理性和感情也各有不同,而且还有有意识和无意识之分,这些都是事实。
      • 但是,当对他人大发雷霆的时候,那是”作为整体的我“选择了勃然大怒,绝对不是感情这一独立存在——可以说与我的意志无关——发出了怒吼。在这里,如果把”我“和”感情“分离开来认为”感情让我那么做或者受感情驱使“,那就容易陷入人生谎言。
      • 课题分离不是为了疏远他人,而是为了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
      • 课题分离只是入口,引入接下来的内容:阿德勒心理学是如何看待整个人际关系的以及我们应该与他人缔结什么样的人际关系。
    •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
      • 如果他人是伙伴,我们生活在伙伴中间,那就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且还可以认为自己在为伙伴们一一也就是共同体——做着贡献。像这样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
      • 共同体感觉:把他人看成朋友,并在其中能够感受到有自己的位置
      • 人际关系的终点:共同体感觉。社会的最小单位是”你和我“,理解这种共同体感觉的起点是把对自己的执著(selfinterest)变成对他人的关心(socialinterest)
    • “拼命寻求认可”反而是以自我为中心?
      • 实际上,不能进行“课题分离”、一味拘泥于认可欲求的人也是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 请你考虑一下认可欲求的实质——他人如何关注自己、如何评价自己?又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自己的欲求?受这种认可欲求束缚的人看似在看着他人,但实际上眼里却只有自己。失去了对他人的关心而只关心“我”,也就是以自我为中心。
      • 如果把我的人生看作是一部长篇电影,那主人公肯定是“我”吧?那么,把摄像机聚焦到主人公身上有什么错呢?
      • 接受认可欲求束缚,是对自己的执着,其实就是以自我为中心。
    •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
      • 只关心自己的人往往认为自己位于世界的中心。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他人只是“为我服务的人”;他们甚至会认为:“大家都应该为我服务,应该优先考虑我的心情。”
      • 我们都在寻求”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但是,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归属感不是仅仅靠在那里就可以得到的,它必须靠积极地参与到共同体中去才能够得到。
      • 但是,无论是你还是我,我们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须用自己的脚主动迈出一步去面对人际关系课题;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要必须思考一下”我能给这个人什么“。这就是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
    • 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位置
      • 例如,在拿”公司“这个共同体和”地球“这个共同体相比较的时候,”我是这个公司的一员“这种归属感会更强。用先生的话说就是,人际关系的距离和深度完全不一样。我们在寻求归属感的时候,理所当然地会去关注更小的共同体。(我们关注更小的共同体,因为在这样的共同体中,个体的地位会比较高,自己能够感受到更强烈的归属感)
      • 在学校之外,还有更加广阔的世界。而且,我们都是那个世界的一员。如果学校中没有自己位置的话,还可以从学校”外面“找到别的位置,可以转学,甚至可以退学。一张退学申请就可以切断联系的共同体终归也就只是那种程度的联系。
      • 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
      • 如果是因为你的反对就能崩塌的关系,那么这种关系从一开始就没有必要缔结,由自己主动舍弃也无所谓。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 追求更大的共同体,可以跳出当前的困境,从更高的角度去理解当前人际关系的困境。共同体和自由是不排斥的。因为自由是独一无二的,而共同体却是无限的。
    • 批评不好……表扬也不行?
      • 是的,重要的就是这里——分离课题如何带来良好的关系。也就是,如何才能形成相互协调与合作的关系?这里就需要提到”横向关系“这个概念。
      • 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
      • 经济地位跟人的价值毫无关系。公司职员和家庭主妇只是劳动场所和任务不同,完全是”虽不同但平等“。
      • 提出了横向关系和纵向关系的概念,横向关系认可人不同而平等,纵向关系认为人是有上下级的。表扬或者恭维,都是为了操纵别人,都是一种纵向关系思维。我们应该摆脱纵向关系思维。
      • 但是这个观点真的好奇怪,难道作为平等的个体之间不能真诚的赞美别人么?同样的行为,不同的出发点,或者是有意识和无意识,这之间有没有差异?
    • 有鼓励才有勇气
      • 援助的大前提是课题分离和横向关系。在理解了学习是孩子的课题这个基础上再去考虑能做的事情,具体就是不去居高临下地命令其学习,而是努力地帮助他本人建立”自己能够学习“的自信以及提高其独立应对课题的能力。
      • 人越得到别人的表扬就越会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请你好好记住这一点。
      • 首先应该进行课题分离,然后应该在接受双方差异的同时建立平等的横向关系。”鼓励“则是这种基础之上的一种方法。
      • 上一节说表扬和批评都是应该摒弃的,这里引入了鼓励这种人际关系中可以采取的行动:鼓励,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
    • 有价值就有勇气
      • 用”谢谢“来对帮助自己的伙伴表示感谢,或者用”我很高兴“之类的话来传达自己真实的喜悦,用”帮了大忙了“来表示感谢。这就是基于横向关系的鼓励法。
      • 例如,人怎样才能够获得”勇气“?阿德勒的见解是: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 人只有在可以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答案。
      • 对别人寄予关心、建立横向关系、使用鼓励法,这些都能够带给自己”我对别人有用“这一实际感受,继而就能增加生活的勇气。
      • 这一节确实有疑惑,如果一个人存在的价值是从对别人有用这里获得,这和课题分割看起来也太矛盾了。比如我读书,我运动,难道其根源在于希望对别人有用?
    • 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
      • 你现在是在用”行为“标准来看待他人,也就是那个人”做了什么“这一次元。的确,按照这个标准来考虑的话,卧病在床的老人只能靠别人照顾,看上去似乎是没有什么用。因此,请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
      • 如果按照存在标准来考虑的话,我们仅仅因为”存在于这里“,就己经对他人有用、有价值了,这是不容怀疑的事实。
      • 不要这样,而应不将自己的孩子跟任何人相比,就把他看作他自己,对他的存在心怀喜悦与感激,不要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而是从零起点出发。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能够对”存在“本身表示感谢了。
      • 关于共同体感觉问题,也有人向阿德勒本人提出过同样的疑问。当时,阿德勒的回答是这样的:”必须得有人开始。即使其他人不合作,那也跟你没关系。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来开始。不必去考虑他人是否合作。“我的意见也完全相同。
      • 并没有回答上一节我的疑问,存在这种标准确实很有意思。然后从自己先开始,也是个确实行得来的办法,己所欲,施于人。
    • 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平等的关系
      • 如果你与某人建立起了纵向关系,那你就会不自觉地从”纵向“去把握所有的人际关系。
      • 反过来讲,如果能够与某个人建立起横向关系,也就是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关系的话,那就是生活方式的重大转变。以此为突破口,所有人际关系都会朝着”横向“发展。
      • 无论是爱还是交友,都与年龄没有关系:交友课题需要一定的勇气,这也是事实。关于你和我的关系,我们可以逐渐缩短距离,保持既不靠得太近但又伸手可及的距离。
      • 听起来很有难度,但是如果真的是可以一旦开始就全部搞定,那还是很吸引人的。
    • 第五夜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这篇说人生的意义了,根据引言🔗

    • 过多的自我意识,反而会束缚自己
      • 而应首先好好理解”我“,接下来考虑一对一的关系,也就是”我和你“的人际关系,然后再慢慢扩展到大的共同体。
      • 但是,我不是热爱自己的自恋者,而是厌弃自己的现实主义者。正因为厌恶自己,所以才只关注自己;正因为对自己没有自信,所以才会自我意识过剩。
      • 引入问题,幸福是什么?
    • 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 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 课题分离也是如此,要分清”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
      • 我们无法改变”被给予了什么“。但是,关于”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却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就是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而是去关注”可以改变的‘这就是我所说的自我接纳。
      • 接受不能更换的事物,接受现实的“这个我”,然后,关于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拿出改变的“勇气”。这就是我接纳。
      •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尼布尔的祈祷文
      • 如何建立共同体感觉:把对自己的执著(selfinterest)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socialinterest):
        1. 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1. 他者信赖
        1. 他者贡献
    • 信用和信赖有何区别?
      •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际关系的基础不应该是“信用”,而应该是“信赖”。
      • 阿德勒心理学的观点很简单。你现在认为“无条件地信赖别人只会遭到背叛”。但是,决定背不背叛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如果对方讲信用我也给予信任”,这只不过是一种基于抵押或条件的信用关系。
      • 阿德勒心理学并没有基于道德价值观去主张“要无条件地信赖他人”。无条件的信赖是搞好人际关系和构建横向关系的一种“手段”。
      • 例如,假设你在恋爱关系中怀疑“她可能不专一”。并且还积极寻找对方不专一的证据。你认为结果会怎样呢?……不,任何情况都会发现像山一样的不专一证据
      • 信赖是无条件的,信用是有条件的。信赖是构建人际关系的手段,你当然可以选择用剪刀剪断人际关系,但是没有信赖就没办法构建更深的关系,你要做第一个行动的。
    • 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
      • 要想获得归属感就必须把他人看作伙伴,而要做到视他人为伙伴就需要自我接纳和他者信赖。
      • 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作出贡献,这就是他者贡献。
      • 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它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 最容易理解的他者贡献就是工作——到社会上去工作或者做家务。劳动并不是赚取金钱的手段,我们通过劳动来实现他者贡献、参与共同体、体会“我对他人有用”,进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
      • 真诚接受不可交换的“这个我”的自我接纳;主张应该毫不怀疑人际关系基础,从而做到无条件的他者信赖。对于青年来说,这两条都还可以接受。但是,他对于他者贡献却不大明白。如果这种贡献是“为了他人”,那就势必会是充满痛苦的自我牺牲。另一方面,如果这种贡献是“为了自己”,那就是一种彻底的伪善。这一点必须得弄清楚。青年以坚定的口吻开始辩论。
      • 通过他者贡献获得自己的价值。
    • 年轻人也有胜过长者之处
      • 在视他人为“敌人”的状态下所作出的贡献也许是伪善的。但是,如果他人是“伙伴”,所有的贡献也就不会是伪善了。你之所以一直纠结于伪善这个词,那是因为还没能理解共同体感觉。
      • 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而且,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同时,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 阿德勒自己也说:“理解人并不容易。个体心理学恐怕是所有心理学中最难学习和实践的一种心理学了。”
      • 阿德勒心理学所提出的目标,行为方面:自立和与社会和谐共处,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我有能力意识和人人都是我的伙伴意识。自立和我有能力意识就是自我接纳,与社会和谐共处和人人都是我的伙伴意识则与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相关。
      • 小节的名字是说年轻人学习阿德勒心理学的优势
    • “工作狂”是人生谎言
      • 具有神经质生活方式的人常常使用“大家”“总是”或者“一切”之类的词语。“大家都讨厌自己”“总是只有自己受损失”或者“一切都不对”等。如果你常常说这种一般化的词语,那就需要注意了。
      • 人际关系不顺利既不是因为口吃也不是因为脸红恐惧症,真正的问题在于无法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却将焦点聚集到微不足道的一个方面并企图以此来评价整个世界。这就是缺乏人生和谐的错误生活方式。
      • 也许他们会辩解说:“因为工作忙,所以无暇顾及家庭。”但是,这其实是人生的谎言。只不过是以工作为借口来逃避其他责任。本来家务、育儿、交友或兴趣应该全都给予关心,阿德勒不认可任何一方面突出的生活方式。
      • 是按照“行为标准”来接受自己还是按照“存在标准”来接受自己,这正是一个有关“获得幸福的勇气”的问题。
      • 有很多种人生谎言(脸红恐惧症,口吃,工作狂),我们应该认清自己的课题职责。不要逃避。
    • 从这一刻起,就能变得幸福
      • 对人而言的幸福不过就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吗?也就是说,我们的生命就为了这么渺小的港湾或喜悦而存在吗?
      • 我第一次听阿德勒心理学报告的时候,担任讲师的奥斯卡?克里斯汀——他相当于阿德勒的徒孙——说了下面这段话:“今天听了我的话的人,从此刻起就能够获得幸福。但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人也将永远无法获得幸福。”
      • 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对于这种现实,阿德勒准备了极其简单的回答——“我对共同体有益”或者“我对他人有用”这种想法就足以让人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 获得贡献感的手段一旦成了“被他人认可”,最终就不得不按照他人的愿望来过自己的人生。通过认可欲求获得的贡献感没有自由。但我们人类是在选择自由的同时也在追求幸福。
      • 获得幸福非常简单,贡献感,即使是看不见的贡献。
      • 疑问:一个单相思的人,通过各种方式追求某异性,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自己以为的贡献感,但是被追求的异性却苦不堪言。这是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么?
    • 追求理想者面前的两条路
      • 本来,无论是学习还是运动,为了取得某些成果就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但是,“希望特别差劲”的孩子,也就是陷入问题行为的孩子却可以在不付出这种健全努力的情况下也获得他人的关注。阿德勒心理学称之为“廉价的优越性追求”。
      • 人都有优越性追求,希望进步或者追求理想状态。廉价的优越性追求,不需要付出什么努力就能获得。
    • 甘于平凡的勇气
      • 为什么非要“特别”呢?这是因为无法接受“普通的自己”。所以,在“特别优秀”的梦想受挫之后便非常极端地转为“特别差劲”。
      • 甘于平凡的勇气,不见得是懒惰。
    •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
      • 阿德勒心理学的立场与此不同。把人生当作登山的人其实是把自己的人生看成了一条“线”。自降生人世那-瞬间便己经开始的线,画着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曲线到达顶点,最终迎来“死”这一终点。但是,这种把人生理解为故事的想法与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紧密相关,而且会把人生的大半时光当作“在路上”。
      • 是的,是“现在”这一刹那的连续。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
    • 舞动人生
      • 你所说的想要到达目的地的人生可以称为“潜在性的人生”。与此相对,我所说的像跳舞一样的人生则可以称为“现实性的人生”。
      • 但是,如果登山的目的不是登顶而是登山本身,那就可以说是现实性的活动。最终能不能登上山顶都没有关系。
      • 过好现实性的人生,享受每一刻的过程,不要耿耿于怀于最终的终点。
    • 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 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你是想要通过关注过去或未来为自己寻找免罪符。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假如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那就根本不会说出那样的话。
      • 聚焦“此时此刻”是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
      • 用舞台上的聚光灯类比,认真对待当下是看不到过去和未来的。
    • 对决“人生最大的谎言”
      • 你自己的人生也同样。为遥远的将来设定一个目标,并认为现在是其准备阶段。一直想着“真正想做的是这样的事情,等时机到了就去做”,是一种拖延人生的生活方式。只要在拖延人生,我们就会无所进展,只能每天过着枯燥乏味的单调生活。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就会认为“此时此刻”只是准备阶段和忍耐阶段。
      • 人生很简单,并不是什么深刻的事情。如果认真过好了每一个刹那,就没有什么必要令其过于深刻。
      • 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认为看到了些什么。你之前就一直忽略“此时此刻”,只关注根本不存在的过去和未来。对自己的人生和无可替代的刹那撒了一个大大的谎言。
      • 醍醐灌顶。
    • 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
      •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为了什么而活?当有人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阿德勒的回答是:“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
      • 阿德勒所说的“人生的意义是由你自己赋予自己的”,就正是这个意思。人生没有普遍性的意义。但是,你可以赋予这样的人生以意义,而能够赋予你的人生以意义的只有你自己。
      • 无论你过着怎样的刹那,即使有人讨厌你,只要没有迷失“他者贡献”这颗引导之星,那么你就不会迷失,而且做什么都可以。即使被讨厌自己的人讨厌着也可以自由地生活。
      • 再送给你一句阿德勒的话:“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开始,不用去考虑别人是否合作。”
      • 人生的意义是自己赋予的,他者贡献是引导之星。
    • 后记
      • 简单而又具有普遍性的阿德勒思想也许会被认为是讲述了“理所当然的事情”,又或者会被认为是在提倡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理想论。
      • 因为哲学真正的意义不在于”知识“而在于”热爱知识“,想要了解不了解的事物以及获得知识的过程非常重要。最终能否到达”知“,这不是问题关键。
      • 希望认真生活非常重要,但仅仅如此还不够。阿德勒说:”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如果不懂得如何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时候就会因为想要满足他人期待或者不想伤害他人而导致虽有自己主张但无法传达,最终不得不放弃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 作译者简介
  • Related
分类: Books 
发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