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 2014-12-21 从纸质笔记誊写到此处。45mins
  • 20140414开始阅读,起因在于对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的缺陷不太满意,希望改变现状,但是苦于不知该读何书,偶然在网上看到:人际关系等问题都是社会心理学的范畴。故寻觅于豆瓣,找到此书,西方社会心理学的经典教材,下载了不太清晰的中文PDF版本,在DXG上阅读完第一章后,感觉甚好。以后将本书大纲及阅读摘抄笔记等记录于此。
  • Outline
    • 第1章 社会心理学导论
    • 第2章 社会信念与判断。
    • 我们如何解释他人*
    • 归因因果关系:归因于个人还是情境
    • 归因理论 attribution theory 我们怎样解释别人的行为
    • 性格归因(内因) 情境归因(外因)
    • 推断特质 我们常常可以通过别人的行为来判断 他们的目的和意图
    • 常识性归因:
    • 共同反应 在这种情境下个体总是表现出这种行为么?
    • 区别性 在不同的情境下个体是否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 一致性 其他人在这种情境下是否也会表现出这种行为?
    • 基本归因错误
    • 定义:个体归因时低估情境因素作用的倾向 Ross 1977
    • 当归因涉及到我们自己的个人利益时,基本归因错误会表现得更为明显,如果个人自己所持的观点被其他人反复表达,他会认为其他人确实也持有这种观点(拍马屁?)
    • 我们通常认为他人的行为就是其内在性格意图等内部特点的直接反应。
    • 聪明的人和有社会地位的人更容易犯归因错误。
    • 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归因错误:当我们解释他人行为的时候,我们会犯基本归因错误,而对于我们自己的行为,我们却通常用情境因素来解释。
    • 我们为什么会犯归因错误
    • 认知和情境意识:行动者和观察者的不同;聚焦观点偏见;观点在随时变化:当观察者回顾自己的记忆内容时,通常会分配给情境更多的权重;预期某人最近的行为时,情境更重要,很近的将来行为时,行馆更重要;自我觉知:我们在自己关注的地方找原因。
    • 文化差异
    • 基本归因错误的原理是什么
    • 行为是内在倾向的相应反应——对应偏见
    • 将行为归因于个体的内在特性而非环境是一种有效应的行为。此外,我们的特性通常会引导我们选择自己的环境
    • 归因错误的根本性在于它在本质上影响着我们的解释:特质归因+情境归因
    • 研究归因错误的必要性
      1. 揭示人类怎样思考自身与他人:发展我们的批判性
      1. 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思维的能力
      1. 我们通常意识不到这种思维偏见
    • 我们怎样感知和回忆我们的生活*
    • 我们并不是如实低对现实进行反应,而是根据我们对现实的解释做出反应。
    • 知觉和解释事件
    • 预先判断,预期效应
    • 我们关于世界的假定有时候甚至会使矛盾的事情看起来是有利于自己的,解释的过程也会左右他人对我们的知觉,“言小人者必小人”(八卦者必被八?)
    • 信念固着 belif perseveranve
    • 一旦人们为错误的信息建立了理论基础,那么就很难再让他否认三这条错误的信息。
    • 证明了信念可以独立存在,并且当支持其的证据被否定时仍会存在下来(可能:是不是人们羞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 如何纠正
      1. 解释相反的观点
      1. 对各种可能结果的解释,促使人们考虑不同的可能性
    • 构建关于我们自己和身边世界的回忆
    • 记忆会引起许多事后的推理,它反应了我们当时的情况以及我们现在的信念或者知识。我们的心灵有时候会虚构记忆。
    • 重构我们过去的态度:态度经常改变的人坚持说自己过去的感受和现在的感受没什么差别;积极的记忆构建的确可以美化我们的回忆。我们同样会改变同其他人关系的回忆。当记忆模糊的时候,现在的感觉主导了我们的回忆。
    • 重构我们过去的行为:记忆的重建使得我们能够改变自己的过去。有时候,我们现在的观点是已经改善过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将自己的过去回忆得与实际情况更加不同。
    • 重构我们的经历:误导信息和启动。
    • 误导信息效应:人们将误导性的信息整合在他们的记忆中
    • 物理事件+社会事件
    • 记忆为存储在一个相互连接的系统中,为了提取其中的一份记忆,我们需要激活某个引导线索,这个过程称为启动。
    • 我们怎样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 直觉判断
    • 无意识确实控制我们大部分的行为
    • 直觉的力量:许多习惯化的认知功能是在没有觉察的状态下自动和无目的的发生的。
    • 知觉的局限性:错觉思维
    • 过度自信倾向
    • 尽管我们知道自己过去出过错,但我们对于未来的预期仍然相当乐观。
    • 能力不足反而会促进过度自信的倾向。
    • 过度自信的原因:人们倾向于在他们几乎完全正确的时刻回忆自己的错误判断。
    • 验证性偏见:人们往往会去寻找那些支持自己信念的信息。
    • 对过度自信的矫正:启发 对别人独断性的陈述保持谨慎,自信和能力之间没有什么必然一致的关系。
    • 如何降低过度自信:
      1. 即时反馈,例如天气预报员
      1. 设想自己的判断可能出错的原因:迫使自己去考虑无法证实自己信念的信息。
    • 虽然过度自信会让我们付出代价,但基于现实的目的是有适应意义的。
    • 直觉:心理捷径
    • 错觉思维
    • 情绪和判断
    • 我们的信念倾向于自我实现吗
    • 教师的期望与学生的表现
    • 从他人那里获得我们的期望
    • 结语
    • 个人后记:反思直觉的力量和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