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瓣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3462451/
- 书评 https://songshuhui.net/archives/106133
- outline
- 名家推荐
- 序 概括内容,感谢
- 引言
- 第一篇 在不平等的年代抚育子女
- 本书的第一部分探讨了当下的育儿习俗。首先,我们发现在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教养方式在近几十年来变得更为密集(intense)[1]了。是什么导致了不少当代的父母在度过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宽松的童年时代后,却突然成为“直升机父母”和“虎妈”呢?答案是经济激励发生了改变,这很大程度上是同时期经济不平等的加剧导致的。接下来,我们考察了世界上不同国家的抚育行为并试图解释其中的差异。答案依然与经济激励有关,经济激励在不同国家有所不同。最后,我们观察到在发达经济体,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父母的教养方式有所差异。什么可以解释这种差异呢?即面对不同约束的父母的经济激励存在差异,而这些约束取决于他们的收入和教育水平。
- 第1章 育儿经济学
- 第2章 “直升机父母”的兴起
- 第3章 当代社会中的教养方式
- 第4章 不平等、教养方式和育儿陷阱
- 第二篇 育儿简史
- 本书的第二部分回顾了历史上的育儿习俗。为什么严苛的教养方式曾经风靡数个世纪,而今天更多的父母却避免在子女做错事时进行严厉惩罚呢?我们再一次把它归因于经济激励的变化。我们还采用同样的视角研究了在育儿习俗中性别角色的转换,经济发展过程中从大家庭到小家庭的转换,父母对于童工的态度的变化,甚至还考察了不同社会阶层偏好和价值观的形成与传递。
- 第5章 从大棒到胡萝卜:专断型教养方式的消亡
- 第6章 男孩与女孩:性别角色的变化
- 第7章 生育率与童工:从大家庭到小家庭
- 第8章 教养与阶级的价值观:贵族vs.中产阶级
- 第三篇 政策如何影响教养方式
- 本书的第二部分回顾了历史上的育儿习俗。为什么严苛的教养方式曾经风靡数个世纪,而今天更多的父母却避免在子女做错事时进行严厉惩罚呢?我们再一次把它归因于经济激励的变化。我们还采用同样的视角研究了在育儿习俗中性别角色的转换,经济发展过程中从大家庭到小家庭的转换,父母对于童工的态度的变化,甚至还考察了不同社会阶层偏好和价值观的形成与传递。
- 第9章 学校系统的组织
- 第10章 育儿的未来
- 注 释
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
October 31,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