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line
- 序言 为什么人人都该学点心理学
- 实际上心理学早就从弗洛伊德那一套走出来,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如FMRI)和研究方法(如受控随机实验),跨学科研究人脑思维的特点以及和现实生活的关系
- 心理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另一方面就是日常判断与决策(生活中需要进行判断与决策的地方远远多于我们的想象)
- 现在是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这导致我们经常面临另一个问题:如何在海洋中有效筛选有价值的信息,以及避免错误的信息左右我们的大脑(critical thinking
- 大脑是我们最重要的工具,要正确利用这个工具,唯一的途径就是去了解它,尤其是了解它的弱点
- 对于人类思维的种种谬误之处,在西方有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叫做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
- 第一篇 暗时间
- 暗时间
- 善于利用思维时间的人,可以无形中比别人多出很多时间,从而实际意义上能比别人多活很多年
- 因为看书并记住书中的东西只是记忆,并没有涉及推理,只有靠推理才能深入理解一个事物,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这部分推理的过程就是你的思维时间,也是人一生中占据一个显著比例的“暗时间”,你走路、买菜、洗脸洗手、坐公车、逛街、出游、吃饭、睡觉,所有这些时间都可以成为“暗时间
- 另外,大脑开始一件任务的时候必须要有一定时间来“热身”,这个时间因人而异,并且可以通过练习来改变
- 要充分利用暗时间,不仅要能够迅速进入状态,另一个很重要的习惯就是能够保持状态多久
- 能够迅速进入专注状态,以及能够长期保持专注状态,是高效学习的两个最重要习惯。
- 因此这里就涉及到最后一个高效的习惯:抗干扰
- 设计你自己的进度条
- 不要过早退出循环
- 兴趣遍地都是,专注和持之以恒才是真正稀缺的。
- 生活中的选择远比我们想象得要多,细微的选择差异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 专业技能的成功是最具可复制性的
- 反思是让人得以改进自己的最重要的思维品质
- 饿死在干草堆之间的驴子
- 一生的知识积累,自学的起码占90%
- 如何有效地记忆与学习
- 一个广为流传的《数学牛人们的轶事》(荣耀属于ukim)里面讲了希尔伯特的一个故事:一次在Hilbert的讨论班上,一个年轻人报告,其中用了一个很漂亮的定理,Hilbert说“这真是一个妙不可言(wunderbaschon)的定理呀,是谁发现的?”那个年轻人茫然的站了很久,对 Hilbert说:“是你.……”。)
- 对此一个靠谱的解释是:后一种记忆编码方式(称为精细编码)提供了更多的提取线索。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任何一个线索被触发都可能顺藤摸瓜地拎出整条鱼记忆来
- 这就意味着,我们在从既有经验中总结知识的时候,应利用适当的抽象来得出适用范围更广的知识
- 前文说的是记忆的机制、为何记忆的质量有高低、什么样的记忆和学习是更有效的。下文是一些具体的实践方法,关于如何更有效地从日常经验中总结知识,以及如何能够真正学以致用——使知识能够在你需要它们的时候自动从大脑中“蹦”出来,而不是搜肠刮肚半天还是没有头绪
- 养成习惯,经常主动回顾一段时间学到的东西(老生长谈了)
- 创造回忆的机会
- 经常与别人讨论,或者讲给别人听
- 整理笔记
- 书写
- 设身处地地“虚拟经历”别人经历过的事情
- 抽象和推广
- 联系/比较自身的经历
- 学习密度与专注力
- 最缺的就是专注精神,非凡的注意力造就非凡的专家
- 一是专注于一件事情能让表层意识全功率运作,这个是显式的效率
- 第二点,也是更重要的,它还能够使你的潜意识进入一种专注于这件事情的状态
- 潜意识层面仍然在做思考的努力,从而虽然表层意识被其它事情占据,但潜意识仍然将时间无形中利用起来了
- 另一方面,潜意识也能在你觉察不到的情况下干扰你的注意力
- 所谓思维体力就是能够持续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注意力造就非凡专家,天才来源于长期的专注的训练。培养你的思维体力,是成为非凡专家的一个必要条件
- 还可以通过另一个充分条件来实现专注力,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 如何不让生活中其它细节干扰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 如何知道你已经获得了专注力
- 一直以来伴随我的一些学习习惯
- 第一节 学习与思考
- 一是我们通常所谓的知识,即领域知识
- 二是关于我们的大脑吸收知识的机制的知识,后者不妨称为元知识
- 第一条就是认识到习惯的改变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承认它的难度
- 第二条就是如果你真想改掉习惯,就需要在过程中常常注意观察自己的行为,否则习惯会以一种你根本觉察不到的方式左右你的行为让你功亏一篑
- 第二节 时间管理
- 第三节 阅读方法
- 一是选择一本书中感兴趣的章节优先阅读
- 二是对一本书中技术性较弱或信息密度较低的部分快速地略读
- 其中涉及到了你不懂的概念
- 你看得不够使劲
- 作者讲述的顺序不对
- 第四节 知识结构
- 杨军在 TopLanguage 上也曾分享了三篇非常棒的学习心得的文章,字字珠玑
- 有些事情做起来比想象中容易
- 有关读书方法的一点想法
- 一件事情如果你没有说清楚,十有八九不能做好
- 第一节 学习与思考
- 我在南大的七年
- 暗时间
- 第二篇 思维改变生活
- 逃出你的肖申克
- 亲身经历才能明白?
-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视觉错觉到偏见
- 遇见20万年前的自己
- 理智与情感
- 书写是为了更好地思考
-
- 书写是对思维的备忘
-
- 书写是对思维的缓存
-
- 书写是与自己的对话
-
- 书写是与别人的交流
-
- 有时候,语言自己也会思考
-
- 为什么你从现在开始就应该写博客
-
- 能够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
- 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
-
- “教”是最好的“
-
- 讨论是绝佳的反思
-
- 激励你去持续学习和思考
-
- 学会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情
-
- 一个长期的价值博客是一份很好的简历
-
- 我不想与我不能
- 遇到问题为什么应该自己动手
- 什么才是你的不可替代性和核心竞争力
-
- 专业领域技能
-
- 跨领域的技能
-
- 学习能力
-
- 性格要素
-
- 第三篇 跟波利亚学解题
- 锤子和钉子
- 鱼是最后一个看到水的
- 知其所以然
- 为什么有必要知其所以然
- 康托尔、哥德尔、图灵 — 永恒的金色对角线
- 数学之美番外篇:快排为什么那样快
- 数学之美番外篇:平凡而又神奇的贝叶斯方法
- 索引
- 参考文献
- 序言 为什么人人都该学点心理学
暗时间
August 17,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