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line #
- 绪论 为什么生命会是这样?
- 细菌和复杂生命有什么样的关系?
- 正如化学元素周期表为化学研究带来了理论的统一,生物化学也为细胞演化研究带来了秩序。
- 三次生物学革命
- Lynn Margulis 马古利斯提出,复杂细胞不是经由“标准”的自然选择演化而来,而是通过一场合作共生的盛宴;细胞之间进行非常密切的合作,直到永久入住彼此体内。共生是指两个或更多物种之间一种长期的互动关系,通常伴随着物质和服务的交换。对微生物来说,物质交换涉及的是新陈代谢所需的、构成细胞生命的基础物质。马古利斯使用的术语是内共生(endosymbiosis):同样是交换物质,但这种合作方式极为亲密,合作一方干脆住到另一方的身体里面去了。
- 第二次革命是种系发生学革命。这是一门关于基因族谱的学问 乌斯不顾细菌和真核生物在形态上的巨大差异,而是把所有生物分成了地位相当的三个域,每个域内都经历了充分的演化,没有哪一支比其他任何一支更本源。
- 我们正处在第三次革命的进程之中。它的推理方法比较曲折,但带来的冲击最大。它的理论起源于前两次革命,特别致力于在二者之间建立联系。乌斯的生命树图,描绘了一个底层基因在三个生物域中的趋异演化关系。马古利斯描述的图景,则是不同物种的基因通过融合、捕获和共生行为,最终汇聚在一起的进程。如果把后者的想法也画成树图,会是一张汇聚图,而不是分支图,与乌斯的树图恰好相反。
- 本质上,所有的活细胞都通过质子(带正电荷的氢原子)回流来为自身提供能量,就像是某种电流——只是用质子代替了电子。
- 在我看来,这就是位于当代生物学核心的两大未知问题:为什么生命以如此令人困惑的路径演化?为什么细胞的供能方式如此古怪?写作本书就是为了尝试回答以上两个问题,而且我相信二者紧密相关。我希望说服读者,演化是围绕能量进行的,我们必须考虑能量才能理解生命的各种特征。
- 第一部 问题
- 1 什么是生命?
- 2 什么是活着?
- 第二部 生命的起源
- 3 生命起源的能量 87
- 4 细胞的诞生 118
- 第三部 复杂性
- 5 复杂细胞的起源 151
- 6 性,以及死亡的起源 186
- 第四部 预 言
- 7 力量与荣耀 231
- 后 记 来自深海 271
- 术语表 281
- 致 谢 289
- 参考文献 297
- 图片来源 323
- 译后记 327
- 出版后记 330
highlights #
-
📌 马古利斯提出,复杂细胞不是经由“标准”的自然选择演化而来,而是通过一场合作共生的盛宴;细胞之间进行非常密切的合作,直到永久入住彼此体内。共生是指两个或更多物种之间一种长期的互动关系,通常伴随着物质和服务的交换。对微生物来说,物质交换涉及的是新陈代谢所需的、构成细胞生命的基础物质。马古利斯使用的术语是内共生(endosymbiosis):同样是交换物质,但这种合作方式极为亲密,合作一方干脆住到另一方的身体里面去了。 ^34336247-4-4359-4595
- ⏱ 2020-12-03 14:32:22
-
📌 科学辩论中可能受到的最大侮辱,莫过于一个观点被评价为“连错误都算不上”——因为它无法证伪。 ^34336247-4-12344-12389
- ⏱ 2020-12-03 15:51:45
-
📌 现代分子生物学,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DNA技术,肇因于物理学家薛定谔1944年的著作《生命是什么》。薛定谔在书中提出了两个核心论点:首先,生命以某种方式抵抗着宇宙万物趋于崩坏的趋势,在局部抑制熵增(混乱),以此对抗热力学第二定律;其次,生命能在局部逃避熵增的诀窍隐藏在基因中。他猜测基因物质是某种“非周期性”的晶体,其晶格结构不做精确重复,因此可以作为“代码脚本”——这是该术语首次应用在生物学语境中。 ^34336247-5-2908-3108
- ⏱ 2020-12-05 02:31:19